乐鱼网.com

“玩转”机器人 让“制造”变“智造”

文章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5-03-28 14:27:55

  黑灯工厂、智能车间……随工业自动化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愈来愈普遍,成为了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一员”。工人们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运维工程师、设备保养工程师、系统开发工程师。于是,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他们是怎样“玩转”机器人、让“制造”变“智造”的?近日,记者走进廉江市小家电企业,一探究竟。

  广东华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臂式机器人正在它们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咔嚓、咔嚓……”广东华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90多台工业机器人忙碌地挥舞着机械臂,摆臂机器人、关节机器人、送料机器人分工明确,准确地抓握零件,精准放到相应的位置上。整个车间内,工人的身影并不多见。

  在电饭锅内胆生产线,几台摆臂式机器人在它们各自的岗位上负责上料拉伸、冲边成型、二次涨型、卷边、冲压水位线、压边等工作,一个个内胆在运输带上被依次加工,并被送往下一道工序。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符进聪则站在一旁“监管”机器人工作——观察系统指数、调整参数、开展全检工作。

  “每天在机器人工作前,只要依照产品的高度、宽度等给它输入口令,它就能开始工作了。生产中我们还会根据真实的情况调整参数,严控产品的质量,差一根头发丝的高度都不行。”符进聪一边观察着设备,一边对记者说。

  2022年,“85后”符进聪入职华强电器集团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岗位。此前没有接触过工业机器人的他可谓职场“小白”,但他勤学苦练,从零开始学,刻苦钻研,跟随师傅学习实操,积极参加公司的培训,短短三个月就“出师”。现在,他独立负责生产线的运行生产。

  “就内胆生产线来说,在引入摆臂机器人之前,一条生产线名工人,每人负责一个工序。2015年,公司开始智能化改造,陆续引入机器人生产,12道工序经过优化整合,只需机器人开展4道工序,现在一个人就能负责整条生产线。”华强电器集团厂长陈惠汉介绍说,智能化改造前,五金车间共有220名工人,如今只需要62名。

  来到保温罩生产线,一台台关节机器人快速有序地忙碌着,几秒钟就能生产加工出一个保温罩。按照一天8小时上班时间计算,人工生产约3000个配件,而自动化生产可达5000-6000个。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宋日伟一个人可以盯着两条生产线,每次换型号后只需调整好机器人的工作步点,即可让它们正常开展生产。而他则在产线外,关注着生产工序状态,同时可腾出双手,提取产品做质量检验。“主要是检测保温罩的高度,以及观察冲底孔是否冲裁完整,从而判断模具状态。高度控制在公差范围内,产品装配配合度就好,对整机质量有保障。”

  在下一个工区,机器人伸出长长的“手臂”,对生产好的保温罩进行码垛,该机器人每天能处理五六千个保温罩,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

  “整个公司只需要15名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一个人可以同时看几条生产线%。”五金车间机械技术负责人韩兴文说,在操作的流程中,人、机器人、模具都要一直磨合。目前,经过“传帮带”,15名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机器人手臂整齐划一高效作业,生产线上连通着互联网,生产动态在大屏幕实时监测……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让公司迈开了智能自动化生产步伐,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工业互联网则是企业数字化的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通过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可直接获取每日生产数据,一目了然。”广东华强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陆锡平在屏幕前向记者介绍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的成效。

  近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超过一亿元开展智能自动化改造。改造后,车间实现了生产的安全、标准、节能、快速、高效,大幅度的降低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陆锡平表示,未来,企业会不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加大对智能自动化产线的投入,建设自动检验测试系统和感应系统,提高AI人工智能水平,争取早日实现全面自动化生产。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企业也持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系统和平台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为廉江小家电产业带来了新的气象。这一幕同样在威王集团铝制锅胆生产车间上演,车间有多条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速度和产能极大的提升……

  在抢抓数字化“风口”的当下,廉江小家电产业集群正加快应用自动化、工业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数”而行,从“廉江制造”到“廉江‘智’造”,获得工信部“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荣誉称号。

  今年7月,湛江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真正开始启动,吹响了快速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形成抓转型强制造生动局面的“集结号”。湛江重点围绕水产、小家电、羽绒三大细分行业,通过牵引单位组建“1+1+N”的产业生态联合体,拟在2年时间内完成240家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改造工作,实现链式高效转型。

  如今,慢慢的变多工厂融合使用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工业物联网等前沿技术进行智能激光焊接,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正在快速的提升,未来像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运维员等新职业会不断涌现,我们企业也会慢慢地增加培训,努力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陆锡平说。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一批又一批新职业获得国家“认证”。新职业名单的“扩列”,恰好回应了市场对新型人才的渴求,有望引导慢慢的变多的从业者投入新的市场蓝海中,促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湛江职业院校积极对接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职业等对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的新需求,着力为产业培养“新工匠”,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在湛江机电学校的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

  “我们学校从2021年开始招收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设置了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与编程课程、电力拖动课程等。每年招两个班,约100名学生。”湛江机电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薛晓艺老师介绍说,学校还与企业开设“合作订单班”,其中就有与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的“国星光电工业机器人班”,定向为企业培养人才。

  该校党委书记王安贤表示,学校依托湛江机电职教集团,加强“校政企行”四方联动,引进社会资金近1000万,建设智能制造等6大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奠定基础。2024年,学校智能制造系培训学生选手荣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国区决赛银奖。

  湛江市技师学院里,该校现代服务产业系副主任李壮、AI产业系工业机器人专业带头人杨创老师正带着学生开展工业机器人装调实训。

  今年3月,李壮、杨创荣获2023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荣誉。在学校大师工作室的“传帮带”和老师的指导下,该校学生也纷纷在各大专业比赛中斩获佳绩。2023年7月,在广东省行业企业技能大赛——广东省工业机器人焊接职业技能竞赛中,该校教师选手苏玉权斩获一等奖,成为“广东省技术能手”。该校在广东省智能复合机器人装调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中派出的3名学生选手全部获奖。

  近年来,湛江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湛江制造”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技工队伍的支撑。

  新职业打开的“新赛道”,要想变成年轻人成长的“康庄大道”,还需要各方面一齐努力。为此,湛江全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协同育人,建设产教联合体、技能大师工作室,“订单式”培养制造业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目前,湛江市技能人才总量达114.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2.63万人,占比37.28%,为湛江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技能支持和人才保障。

  新职业的兴起是新经济活力奔涌的生动例证。只有跟上新技术、新产业的步伐,才能探索未来更多的可能。湛江将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定期编制发布高品质人才、紧缺人才目录,编制人才分布地图,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储备,全链条发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让新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在行业风口上展翅翱翔。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福耀科技大学公布了:首届招100人以内,年学费5460元!大四到境外名校学习一年,与剑桥、牛津、斯坦福等合作

  据《福州晚报》3月22日消息,今年该校计划招收100名以内学生,学费每年5460元,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将获得双学位。

  山西一高中生家长称让老师给孩子讲卷子,被怼“一道都不会做?去上职中吧” ,校方回应!教育局已介入!

  近日,山西介休一中有家长称“在群里让老师给孩子讲卷子”,被怼“一道都不会做?那就不要在这上,建议去职中吧”。

  从市税务局获悉,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第五稽查局根据精准分析线索,依法查处了天津市天元加油站有限公司隐匿收入偷税案件。该加油站通过个人收款码收款不入账、不开具发票、不进行纳税申报等手段隐匿出售的收益,少缴增值税等税费304万元。

  72岁老人被小18岁前妻引诱复婚:多次以满足生理需求为条件让其言听计从

  在判决书中,林女士自述老王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矛盾的根源主要是房产利益纠纷。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