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工博会,都是工业最尖端成果的竞技场。今年,上海迎来第二十四届工博会,记者从展会上注意到,中国协作机器人愈发敢于同台秀实力,丝毫不怯场。在技术创新上,不仅让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感受到了压力;在供应链布局上,中国协作机器人正大量进入苹果供应链和比亚迪002594)等工厂,解锁3C产品、汽车、半导体、金属加工等场景,争夺下大量原本被垄断的上岗机会。
去年工博会,中科新松带来其“王炸”产品——负载25公斤的多可协作机器人。今年,新松展台气势逼人,多可全系列新产品一齐上阵,负载从3公斤一直延伸到30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新松今年重磅展出一款擅长弧焊的多可协作机器人。因加入3D视觉及传感器,可实现免演示教学焊接,现已在多个造船厂上阵。它克服了人类焊工专业工艺能力局限,可避免焊工“老眼昏花”或带情绪工作等弊端,其重复定位的精度误差甚至低到0.02毫米。从某一种意义上说,它已超越人类。
中科新松展台对面,节卡机器人今年也显得很自信,今年4月其刚刚发布了负载达20公斤的JAKA Zu 20,而此次工博会全球首发的JAKA MAX,负载已跃至40公斤级。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协作机器人不再“怕重”,已迈过负载一旦变大稳定性与精度就变差的门槛。不仅如此,在大重量负载的同时,JAKA MAX还能实现运行能耗一下子就下降、控制精度提升25%,这一技术突破成功斩获今年工博会CIIF大奖。
艾利特机器人在本届工博会上带来了CP系列模块化协作码垛工作站,最高可满足2.6米垛高需求,码垛速度每分钟达9箱,可替代约4名工人的工作量,平均6个月即可收回投资成本。
工博会上各大国产机器人的自信展示,是中国协作机器人全面弯道超车的一个缩影。随着我们国家本土协作机器人在技术上不断精进,它们在供应链协同上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记者从多家机器人参展商处获悉,包括国内富士康等“苹果链”大厂,以及比亚迪、小米等新能源造车势力,正纷纷向国产协作机器人抛出橄榄枝。这些头部企业标杆工厂内,已部署多个品牌的国产协作机器人进行“实习”,测试机器人能否胜任曲面屏传输转运、光伏板搬运、弧焊等过去“非人不可”的场景,日后将择优录取。
不仅如此,国产协作机器人也正在加速“出海”。在本届工博会上,中国协作机器人品牌越疆机器人在展馆十余个展位亮相,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其具备的高精度和智能化协作机器人技术,使其在汽车车身打磨、零部件装配、上下料以及涂胶等关键生产的基本工艺环节中表现出色。从精密装配到智能产线,从灵活协作到高效自动化,越疆机器人以自研技术创新突破,让中国机器人技术应用遍地开花,连续6年出口量第一,全球部署超72000台。
公开资料显示,包括比亚迪、东风汽车、奔驰、丰田汽车、保时捷等在内,全球有超20家世界500强头部汽车企业使用越疆机器人。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加快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在各类制造业中的应用,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据业内统计,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表现亮眼,同比增速21.5%。能预见的是,国产协作机器人正凭借其在推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中的突出作用,将在推动新质生产力行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锚定上市公司基本面 长线资金持仓“路线家公司接待机构调查与研究 三季度经营情况成关注重点
中证沪港深相互连通综合可选消费指数报2789.06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比亚迪等
宁德时代:2024年第三季度纯利润是131.36亿元 同比增长25.97%
停止Azure OpenAI个人服务?微软回应:中国大陆企业客户仍能继续使用
丁薛祥:加力提效实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