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Figure AI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人形机器人竞争升级

文章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5-02-09 19:51:28

  2025 年 2 月 4 日,硅谷人形机器人公司 Figure AI 在社交平台 X 上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由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决定终止和AI巨头 OpenAI 的合作协议,将重心转向开发内部 AI 技术。尽管 Figure AI 的创始人兼 CEO Brett Adcock 在随后与 TechCrunch 的对话中对具体细节三缄其口,但他承诺将在未来 30 天内展示“一些前所未见的人形机器人技术”。

  这一决定令业界颇感意外,因为 OpenAI 一直是 Figure AI 的重要投资者。就在 2024 年,两家公司还曾宣布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 AI 模型”。在同一时期,Figure AI 还宣布完成了 6.75 亿美元的融资,使公司估值达到 26 亿美元。截至目前,Figure AI 已经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总计 15 亿美元的资金。

  二者此前合作伙伴关系的成果之一便是 Figure 02 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结合了 OpenAI 的技术,实现了更为自然流畅的语言交互。然而,跟着时间的推移,Figure AI 逐渐意识到,尽管 OpenAI 提供了极为强大的技术上的支持,但在具体的机器人应用领域,OpenAI 的资源和关注点未必能完全满足 Figure AI 的需求。于是,Figure AI 决定将重心转向内部研发,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推动技术创新。

  Figure AI 的创始人兼 CEO Brett Adcock 表示,尽管与 OpenAI 的合作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要让人形机器人在真实世界中规模化应用,必须将 AI 与硬件深度绑定,垂直整合是唯一出路。”他强调,“咱们不可以将 AI 模型出去,就如同咱们不可以将硬件外包一样。”

  在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不仅仅是软件层面的创新,还涉及到硬件的高度集成。为了应对这种挑战,Figure AI 决定放弃与 OpenAI 的合作,专注于自主研发 AI 技术,特别是针对其人形机器人产品的深度定制化需求。通过自主设计软件和硬件,来确保技术的无缝整合和优化。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 FigureAI 宣布终止合作的前不久,OpenAI 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一份商标申请,内容涉及“可编程人形机器人”及“具备沟通与学习功能的辅助娱乐机器人”。文件还透露了智能手表、AR 眼镜、量子计算芯片等硬件的开发计划。结合近期动向,OpenAI 的机器人野心已呼之欲出。

  事实上,OpenAI 从未掩饰对机器人领域的兴趣。2021 年,该公司曾短暂设立机器人部门,后因技术瓶颈关闭。但随着 AI 技术的飞跃,该公司已开始认真探索开发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线。在人才储备方面,OpenAI 在 2024 年 11 月迎来了重要补充——前 Meta AR 眼镜部门主管 Caitlin Kalinowski 加入,负责领导公司的整体硬件开发战略。根据 OpenAI 发布的招聘信息数据显示,公司已在组建专门的机器人研发团队,计划开发配备定制传感器和先进 AI 系统的人形机器人,目标是使这些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展现类人智能水平。

  在人形机器人这个新兴但竞争日益激烈的领域,大多数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发自己的专有 AI 模型,尽管行业内的技术合作仍然都会存在。比如 2024 年 10 月,机器人行业的先驱者波士顿动力学就宣布与丰田研究院展开合作,致力于为其 Atlas 人形机器人开发更智能的 AI 系统。

  对 Figure AI 而言,当前的业务重点仍然聚焦在工业应用场景。2024 年,该公司就与汽车制造巨头宝马达成合作,开始在其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部署 Figure AI 机器人。不过,公司的愿景显然不止于此。在 2024 年 9 月 Figure AI 位于美国森尼韦尔新办公室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Adcock 透露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其机器人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潜力,这表明 Figure AI 正在为更广阔的市场做准备。而在今年 1 月,OpenAI投资的另一家挪威机器人公司 1X 也同样宣布将家用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趋势,似乎与 Figure AI 形成直接竞争。

  从产品开发策略来看,采用类似苹果公司的垂直整合方式确实具有非常明显优势,这样的形式能保证软件与硬件系统之间达到最优的协同效果。然而,这条路径既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也需要持续的大规模资源投入。得益于近期获得的充裕资金支持,Figure AI 正在快速扩充其硬件和软件研发团队,公司还搬入了更大的湾区办公场所,快速扩张的硬件和软件团队也印证了其在技术自主方面的决心。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赛道上,究竟是选择合作还是自主创新,似乎还没有标准答案。但能确定的是,随着各家公司纷纷加大在专有技术上的投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正在加速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闪送骑手因平板外包装破损被扣3000元,合理吗?专家:需综合多方因素判断

  中国留学生独自将“陕A”开到伦敦:对家人谎称有人结伴,多次遇险情吓出一身冷汗

  哥哥让弟弟喊自己十声大哥,弟弟很听话但是又好像听不懂话 网友: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