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进一步深化布局!阿里巴巴投了人形机器人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08-26 07:30:57

  5月17日,通用机器人公司深圳逐际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逐际动力”)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具体金额尚未披露,投资方为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灏月是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公司,两家公司的股东持股情况一致: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57.5947%、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5.7470%、CHINA LIMITED持股6.6583%。

  此外,杭州灏月的法定代表人胡晓,也是阿里巴巴集团战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此次押注逐际动力,标志着在人形浪潮下,阿里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布局。

  而作为通用机器人新秀,逐际动力去年就曾以“地面大疆”的产品演示、2亿元的巨额融资,在网络刷屏,展露强大的技术沉淀与发展前景。

  本次阿里的注资,除补充“弹药库”外,将为其从产品落地到技术预研提供资金和产业支持,双方有望共同开拓可商业化落地的应用场景,推动以通用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Embodied AI)的发展。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要真正将其商业化并赋能生产生活场景,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大部分AI系统还处于“无身”状态,无法与现实世界环境产生直接交互。而应用于机器人等具有物理实体的智能系统,被称为“具身智能”。其需要感知外部环境、理解语义并做出决策、通过肢体运动执行任务等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对算力、算法、硬件等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极高要求,涉及感知、认知、控制等诸多技术难题,是AI发展到某个阶段后必然要面对的“最后里程”。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催生了机器人产业的“黄金时代”。但目前大多数机器人都属于专用型,智能化程度较低,仍有赖于人工操作或预设的程序指令。逐际动力所致力的,就是让机器人变“聪明”,成为能自主判断决策、自主行动应变的“智能体”。

  逐际动力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具身智能与足式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产品有人形双足、四轮足机器人及相关软硬件解决方案,落地应多聚焦在汽车制造、工业巡检、物流配送、特种作业、家庭服务等B2B和B2C领域。

  公司成立时间虽短,但技术底蕴可谓深厚。创始人张巍本科毕业于中科大自动化系,而后获得普渡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目前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也是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80%,核心团队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并自2005年开始就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权威机构合作,开展机器人与软件算法、AI的前沿技术探讨研究,在国际顶刊和会议上发布高水平论文130+。

  凭借扎实的科研基础和持续的技术创新,逐际动力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公司采用Model-based和Learning-based的混合方式,聚焦于人形双足机器人在地形感知与复杂地形适应能力的突破,力争打造出能够在全地形上稳定移动的足式机器人平台。

  前不久,公司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四轮足机器人W1的最新“升级”。视频中,能变、多变,打破固有形态的W1,已能实现双腿直立行动,这也是国内首例“四足”变“双足”的案例。

  此外,逐际动力还拥有全球领先的基于感知的运动控制算法、足式机器人强化学习算法和全自研高性能足式关节等核心技术。其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感知的运动控制算法”,让机器人摆脱了“盲走”的局限,实现了国内首个基于实时地形感知的动态上楼梯功能。

  除了技术过硬,公司还组建了一支全栈能力的管理团队,负责商业化、工程产品化、AI前沿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其中,前文远知行COO张力和机器人和AI算法行业领军人物潘佳博士的加盟,无疑将为逐际动力带来新的动力和契机。

  张力曾在文远知行任职期间,全面负责公司的战略运营、市场拓展、媒体关系,以及无人驾驶业务在中国市场的落地运营合作,是文远知行从0到1、从创业新星到独角兽进程中的关键任务。

  如今,他将负责逐际动力海内外业务的战略规划、渠道拓展、市场营销与政府关系等重任,力图将过往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人形机器人领域。

  截至目前,成立2年的逐际动力已完成3轮融资。在去年10月的天使轮+Pre-A轮融资中,绿洲资本与联想创投等知名VC,共同为公司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引起业界广泛讨论。

  本次阿里资金加持,不仅为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标志着逐际动力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清晰的技术路线、顶尖的科研团队以及经验比较丰富的商业化团队,逐际动力朝着实现通用AI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落地,奋力奔跑。

  早在2017年,阿里就成立了消费类机器人公司天猫精灵;此前曾与软银共同投资人形机器人Pepper;阿里达摩院曾在2020年发布物流机器人“小蛮驴”,与外卖小哥“抢饭碗”;阿里旗下菜鸟物流更是大规模部署了各类智能机器人,为提升仓储物流的自动化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里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也已接入工业机器人,能预见,未来阿里在机器人感知、决策、交互等方面的算力优势必将持续增强。

  从产业格局来看,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地位受到动摇,科技巨头们乘机切入,图谋颠覆式创新,他们掌握算法、人才和巨大的场景需求,具备重塑行业的关键优势。

  而相较于单纯从事产品研制,阿里有望从统筹生态层面发挥更大作用,无论是云计算、大模型、芯片还是系统解决方案等环节,阿里都可圈可点。

  如何整合生态链资源,通过开放创新赋能合作伙伴,这将是阿里机器人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对于电商及物流行业,快递、仓储来说,自动化需求旺盛,借助机器人技术的高效高强协作能力,有望突破人力资源短板,实现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这一次投资逐际动力,不仅是阿里加码机器人产业链的延续,也为阿里在通用AI机器人领域增加了筹码。

  上一篇:计量筑基新质生产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4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举行

  早报科大讯飞与华为已经重新签署深化合作协议;国内最大智算中心月底在哈尔滨投用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首次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凡本站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网”,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

  软通动力与智元机器人携手亮相世界机器人大会,共绘人形机器人未来蓝图

  新松“机器人+AI”全景式创新应用成果,闪耀世界机器人大会!

上一篇:报告 《工业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驱动力》摘译 下一篇:人形机器人SE01火爆海外!抓住未来科技风潮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