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四川新闻联播丨【深读一季报·一线观察】绵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AI产业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05-07 14:29:39

  人工智能被列为我省2024年“1号创新工程”。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正以超常规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今天的“深读一季报一线观察”,就来看绵阳如何铆足干劲、积势蓄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AI产业。

  几天前,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等65家单位共同发起并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这也是今年以来绵阳首个新型产业联盟,背后的涵义不言而喻,将尚属“新赛道”的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跑成“主赛道”。

  时间回拨到月初,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的一家公司向我们分享了一个好消息,由他们拿下的国内首台套智能行李搬运机器人订单将于8月上线重庆大型枢纽机场。

  四川敬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肖飞雨:它能识别6平方米范围内的行李,识别数量在40件左右,我们的识别时间小于2秒,人工识别以及反馈这一些信息至少要3-5分钟,每小时可执行350到400件行李的抓取、搬运。

  以绵阳科技城新区为例,2022年从零起步进军机器人产业,截至今年一季度已有38家机器人企业在此落地,并形成了研发技术、机器人生产、零部件制造等全产业链生态集群。为何有如此速度?走出敬科,答案就在距离其不到30米的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 刘杨:(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聚合了100多位专家,为他们(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问诊把脉。畅通研发应用两端,解决技术市场“两张皮”的问题。

  为企业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这里,俨然是绵阳AI产业发展的一道缩影。而要实现“新赛道”变“主赛道”的高效突破,还需要一张从上至下聚合力的精准作战图。这张图如何来绘制?我们受邀列席了一场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工作专班周调度会。也正是这场会议,确定了当地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成立。

  记者 佘倩:这份印着“第一期”字样的工作周报,来自于绵阳市人工智能产业工作专班。我们观察到,每周一次的调度会,梳理了从市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区县以及技术攻关及创新平台的最新动态,每周需要推进的重点任务也在周报中列出清单,并明确责任单位,能够感受到是,绵阳的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可视化、而且具像化,其发展路径清晰了然。

  绵阳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陈光明:专班是第一个在由市领导任链长的现代产业体系链长制基础上,调整优化形成的产业推动机制,专班集聚了有关部门产业重点承载区,还重点纳入了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形成协同推动力量。

  放眼整个绵阳,目前智能机器人规上企业已达7户,1-3月实现产值6687万元,同比增长135.3%。回望一季度,绵阳紧锣密鼓召开专题会、成立工作专班、落实行动,火热实践的背后,释放的是当地推动AI产业发展的强烈信号,这也为全省加快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势增效,迈出坚实一步。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的局限性 下一篇:人形机器人SE01火爆海外!抓住未来科技风潮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