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四川成都创新检测方式——用机器人为桥梁做“体检”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11-14 19:32:40

  桥上,来往车辆穿梭不停;桥下,形似一个双层“呼啦圈”的检测机器人正在作业。只见它内圈的轮子紧贴桥墩,缓缓向上攀爬;外圈的扫描仪器不断绕圈,对桥墩进行常规检测。

  “这是我们的新设备——爬墩机器人,不仅操作高效便捷,而且提高了精细化检测水平。”四川成都城市道路桥梁监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陈杨介绍,检测工作员将机器人调整好后,便可操纵其向上爬行。机器人到达预定高度后驻留,随后开启环形扫描模式进行桥墩检测。

  爬墩机器人具有精准识别隐患、全天候智能记录等功能,能够全覆盖、无死角地对桥墩进行仔细的检测。记者在现场看到,该机器人在检验测试过程中,共有8个高清摄像头对墩柱外观进行影像捕捉,并实时将影像数据传回控制管理系统。“机器人配置了姿态传感器,能保证爬升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机器人捕捉到的影像数据经过处理还能快速生成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实现对墩柱的精细化检测,保障桥梁安全。”负责桥梁检验测试的技术人员周仕军说。

  在过去,高墩、高塔结构的检测常常采取远距离光学望远镜、近距离人工吊装等方式。“检测一个桥墩需要半天时间,效率和精度不高,而且只能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下进行。”陈杨介绍,如今有了爬墩机器人,一般只需要20分钟就能检测完一个桥墩,仅需3小时便可生成检测报告,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爬墩机器人,该中心还运用水下机器人对桥梁进行仔细的检测。“成都地处长江上游,城市桥梁中有许多跨河桥,需要确保桥梁水下结构的安全稳定。以往我们都是采用蛙人水下摸桩的方式来进行检测,但由于水下环境复杂、能见度低,检测有可能会出现误差,而且水下摸桩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周仕军介绍,“水下机器人配置了水下高清摄像机和强大的动力桨,检测工作员可以控制机器人从水面、水下等多个角度贴近桥梁水下结构,实现在复杂水流环境下高效、安全、准确地开展数据采集和问题记录,大幅度的降低桥梁养护风险,保障桥梁水下结构安全。”(李凯旋)

上一篇:盘点国内最有潜力的机器人品牌企业 下一篇:人形机器人SE01火爆海外!抓住未来科技风潮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