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 机器人产业迎扩张期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5-01-12 03:45:39

  这是11月6日在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拍摄的管道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记者获悉,多地相继出台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规划发展目标,并围绕提升基础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加快“机器人+”创新示范应用、推动经营主体加速集聚等方面细化举措,加快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杭州发布《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9年)》。重庆、南京、四川天府新区等地也相继发布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政策,立足各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和优势,推进机器人产业进一步发展。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超表示,“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其中,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有望大幅度的提高,到2030年增长至1052.6亿元;人形机器人将打通商业逻辑,产业高质量发展将由资源拉动逐步转为市场驱动,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增长至861亿元。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

  不久前,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向记者表示,目前创新中心正围绕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多能具身智能体平台“开物”加速技术突破,已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分别成立联合实验室,在情感智能、工业机器人、电子皮肤、电子芯片等多个前沿方向发力探索。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纷纷拿出“真金白银”的支持举措,推动经营主体加速集聚,产业加速创新发展。例如,四川天府新区提出“支持研发核心算法”“支持行业大模型研发应用”等多项举措,直管区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的AI与机器人研制企业及用户企业单个项目,最高可补贴1000万元;重庆鼓励重庆科学技术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牵头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也为机器人相关企业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杭州云深处科技市场品牌经理钱晓宇介绍,旗下X系列四足机器人已在电站、工厂、管廊巡检、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环境中落地,覆盖全国26个省份。“我国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有助于机器人企业及时交付产品,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政策鼓励‘机器人+’创新示范应用,使企业有机会与更多行业深度合作,加速高新技术解决方案的实际落地。”

  高超介绍,截至2023年,中国机器人全产业链公司数近八万家,其中上市企业超百家、高新技术企业超四千家。展望未来,机器人技术将和AI、新材料、新型传感、生物仿生、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多个关键零部件性能也将逐步提升。中国机器人相关公司数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环节市场之间的竞争或更激烈,找准机器人发展机遇、精准布局新产品赛道是机器人企业迅速扩张的关键路径。

  相关上市公司已不同程度布局机器人产业。12月9日,汇川技术(300124)表示,公司本身从事工业机器人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在不断跟进和探索。目前,公司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相关布局尚处于洞察与早期的研发阶段,在开发中的零部件产品有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

  12月10日,超捷股份(301005)表示,公司已有PEEK材料材质汽车零部件供应客户。目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有给客户供应金属材质小批量样品。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大国粮策·强农报国】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培养智能育种人才,推动育种技术革命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变成全球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公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非常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上一篇:机器人行业 下一篇: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