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埃夫特财报观察:人形机器人的豪赌亏损背后的战略布局

文章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12-05 05:14:59

  近日,长期资金市场上“人形机器人”概念异常火爆,多家“概念股”连续涨停,相关企业市值飙涨。

  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代表企业,埃夫特于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作为“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受益者之一,从9月底到现在,短短两个月其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多。

  与资本市场形成默契的“埃夫特”深谙其道,不管是基于市值管理的角度还是其他考量,埃夫特“犹抱琵琶半遮面”,终于在上周透露,预计2025年上半年发布人形机器人样机,叠加最近成为华为具身智身机器人合作伙伴热点, 11 月29日,埃夫特午盘开盘后迅速封涨停板。

  埃夫特的人形机器人概念“含金量”到底几何?与股价一路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埃夫特一直深陷亏损泥沼。

  自2016年至2023年,埃夫特连续八年处于亏损状态,累积亏损总额约为7.24亿元。2020年上市之后的四年里,累计亏损更是达到了约5.82亿元。

  直到2023年,其营收呈现出了显著的增长态势,全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8.86亿元,同比增长42.11%。然而,尽管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埃夫特仍未能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亏损额为4744.80万元,虽然较上一年的1.73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到了2024年,据财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埃夫特营业收入为10.18亿元,同比下降28.61%;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0.5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3亿元。

  在营收、利润双降背景下,埃夫特需要用业绩来验证自己,如果业绩搞不定,那么“讲故事”显然要容易的多。

  埃夫特属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其基本的产品分为三大类别:核心零部件产品、机器人整机产品、机器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2024 年上半年,埃夫特机器人整机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29.14%,远高于中国市场平均5%的增速,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增长至5.4%,整机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0.45%。但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受产品组合及市场行情报价竞争加剧影响,机器人业务收入反而下降了2.92%。一升一降对比之下,足以看到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残酷。

  根据 MIR 睿工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埃夫特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台数排名(含所有外资品牌)已由 2022 年的第 11 位进步到 2023 年的第 8 位。

  这主要得益于埃夫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品创新,2024年前三季度其研发投入合计为7840.18万元,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2.75个百分点。在机器人智能化和数字化、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控制器软件新功能包及优化、机器人设计及控制算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

  但今年上半年埃夫特系统集成业务收入下滑了42.12%,财报解释一种原因是受处置巴西子公司控制权影响收入规模同比减少18.84%影响,另一方面是公司主动进行了风险控制和减少资源占用。

  值得一提的是,埃夫特在其半年报中指出机器人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为了加快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埃夫特表示正在开展通用智能机器人底座相关研发工作,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和场景适应性。

  今年8月底,埃夫特宣布计划投资18.93亿人民币建设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该项目建成并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10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的产能。

  近日,埃夫特接受调研时向外界披露,2024年上半年与国家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芜湖市科创基金共同出资,设立了启智(芜湖)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启智机器人”),研发的内容有但不限于:自主人形机器人开发、灵巧手项目、IDE项目、EBOX项目等,其中人形机器人样机目前正在研发中,预计2025年上半年会发布相关样机。公司的灵巧手项目正在进行有关部件测试中。

  显而易见,埃夫特于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在稳固强化其工业机器人根基的同时,也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发力,努力追赶这一科技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二季报发布时(8月30日),埃夫特16个“在研项目情况”中尚无任何人形机器人立项以及项目投入。

  相比于当下人形机器人日新月异的迭代,埃夫特2025年上半年才发布样机,不知道还能不能赶上人形机器人的尾班车?

  在百舸争流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与其他参与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业机器人厂商普遍呈现“慢热入局”状态。

  较早入局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如埃斯顿旗下酷卓的首发人形机器人CODROID 01已于今年工博会上进行展示,并正在进行下一轮的设计与小批量工业场景验证,配合工业机器人在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中进行应用;

  新松机器人此前透露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所布局,受限于技术、成本等问题,会分阶段推出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场景方面,制造业或是新松机器人的首选,随后会延申至家庭、服务业等领域,目前尚未有样机披露。

  银河通用曾向亿欧指出,工业机器人厂商入局人形机器人时,具备显著的硬件技术优势,包括机械设计、控制管理系统和自动化等方面。同时,他们在市场渠道和客户关系方面也拥有明显的优势。目前,人形机器人企业大多处在寻找落地场景的阶段,如果工业机器人公司能够率先找到并落地到场景中,并且证明这场景或者岗位存在可复制性,那么也不排除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一是强大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埃夫特始终致力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拥有19项核心技术,覆盖机器人整机正向设计、运动控制技术等多个角度,在人形机器人涉及的AI、灵巧手,丝杠,减速器,视觉/力觉/触觉传感器等环节,埃夫特也均有布局,具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及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二是国资背景与政策支持,埃夫特的控制股权的人是芜湖远宏,其实际控制人和最终控制人均为芜湖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为公司在资金和政策上提供了一定的支持。10月25日,公告称启智机器人预计可得芜湖市财政补助6000万元。

  三是前瞻性战略部署,埃夫特的新战略不仅仅为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提供智能化基础底座,还构建了全新的机器人生态体系,有望带动机器人本体和应用市场达到十万亿级规模。

  四是合作生态完善,埃夫特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高等知名院校就智能感知芯片、算法优化与测试场景搭建、类人动作学习算法开发等领域开展合作。今年11月中旬,又与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签署备忘录,共同攻克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

  埃夫特进军人形机器人,虽符合当下的行业发展潮流,自身也具备诸多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挑战。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演讲中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

  业内人士也曾也向亿欧透露,工业机器人厂商做人形机器人在算法方面劣势较为显著,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能力在于“泛化”能力,拥有泛化能力的机器人能举一反三,传统的机械臂是用编程来完成工作,并非赋予机器人思考能力,这一点上工业机器人厂商劣势还是相对明显。

  对于埃夫特来说,发展人形机器人看似“潮酷”的选择,也更有“故事”可讲,但这同时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研发投入和成本支出,这将直接对埃夫特的业绩报表提出更大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预告】12月6日 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33场——规范资源教室运作 引领资源教师专业发展

  预约直播!中学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创新|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英语)· 赣州站

  Intel锐炫B580升级三个DP 2.1接口:只有一个支持UHBR 13.5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