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AI与具身智能的融合改变机器人行业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12-10 17:18:36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12-10 17:18:36
在首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的发言引发了广泛关注。他指出,当前没有一款人形机器人能达到人类手部的灵巧程度,这虽然是一个技术挑战,但更是行业发展的契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和具身智能领域,机器人技术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谭建荣强调,智能制造不仅是数字化转型的手段,也是推动行业创新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机器人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尤其是在医疗、工业及无人驾驶等领域,全方面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在涉及机器人的灵巧性时,谭建荣提到,人的手不仅仅是功能的集合,其独特的自由度与灵活性是大多数机器人难以模拟的。他详细分析了人手的结构,比如一个普通的手指就拥有三个自由度,而五个手指合计至多需要十五个自由度。加上手掌和手腕等部位的复杂结构,人的手显然具有超过三十个自由度的协调能力。这种复杂的机制,使得当前的机器人手臂在灵巧度上仍与人类存在非常明显差距。因此,克服这一技术瓶颈,成为机器人行业逐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除了对机器人手部灵巧性的关注外,谭建荣还指出,人的“大脑”在机器人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只有具备智能化的“大脑”,机器人才能在各种复杂场景中进行相对有效的决策和操作。他以Robotaxi为例,讲述了如何将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上,利用“车-路-云”一体化的系统,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行。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与效率,也为未来的智能交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已达到1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138亿美元。这一迅速扩张的市场预示着,对具身智能技术的投资与关注正在增加。随着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机器人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阻碍当前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障碍也不容忽视。尽管工业机器人在技术上看似成熟,但在灵活作业能力和智能化程度上仍要一直提升。特别是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决策作业能力仍然面临挑战。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指出,具有通用性的机器人控制模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为此,他的团队正致力于通过AI大模型与专用场景模型的结合,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此次珠海大会吸引了近300位各界专家和学者参与,其中不少企业在会议上与当地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显示了具身智能产业在珠海的发展的潜在能力。珠海市副市长李翀表示,此次大会为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计划在明年举办第二届相关赛事。随着奖金的提升,奖励机制将进一步激励行业创新。
在全球范围内,具身智能正在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特别是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在医疗、物流、制造和服务等所有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智能系统不仅会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也将在根本上重塑社会服务的模式。把握这一时代机遇,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将是促进这一领域逐步发展的关键。随技术的不断迭代,未来的机器人将不仅仅可以执行简单的任务,更将具备主动学习和智能决策的能力,从而在更多复杂环境下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