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机器换人浪潮席卷制造业青年工作前途如何?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12-19 13:21:43

  近年来,随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换人”这一概念在制造业中愈发受到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24年3月开始,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四个月超过50000台,上半年总生产量达到283202台,同比大幅度增长74.69%。这一波自动化升级的浪潮正在改变传统的用工结构,尤其是对年轻劳动者的就业影响深远,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中国制造业的劳动者人数在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后,自2013年以来年年在下降,2022年的就业人数为3738.4万人,比巅峰时期减少了超过四分之一。这一趋势让人不禁思考,青年人在这一环境下还能找到工作吗?在一方面,制造企业面临用工荒,另一方面,大学生却普遍难以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先,自动化带来的技术岗位缺口对青年人才的需求显得很迫切。虽然不少企业在积极引入机器人以提高生产效率,可是操作这些机器的技术工人却供应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具有工业机器人操作技能的人才相对匮乏,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虽学习了相关知识,但在真实的操作中却显得捉襟见肘。这一技能鸿沟使得求职者在面对丰富的职位选择时却无从下手。

  其次,青年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很多毕业生更倾向于从事与专业对口且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往往不愿进行一些体力劳动或者是薪资较低的岗位。例如,从车间工人转型为工业机器人操作人员,对他们来说或许需要更大的职业信心与勇气。这种心理使得许多年轻人即便在用人需求高涨的领域也难以迈出步伐。

  再加上,企业对岗位技术人才的特定要求,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愈发坎坷。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岗位大致分为两类:机器人操作和机器人应用。机器人操作相对简单,但依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而机器人应用则需要更高层次的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专业相关知识。这样的高要求让许多青年人望而却步,尽管市场上职位空缺,但人才的短缺却依旧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随国家对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逐步推动,如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有关技术培训与教育正在逐渐优化提升。某些企业和机构已开始与大学合作,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努力弥补这一缺口。指南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训就通过为学生提供实操机会,鼓励他们向机器人行业靠拢,已培养了超过10000名工程师,帮助3000多家企业解决了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

  对于年轻人而言,抓住这一波“机器换人”浪潮带来的机遇显得格外重要。除了在学校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们还应该尽早参与一些实习或培训项目,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未能找到比较合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也能够尝试融入相关行业的初级岗位,通过积累经验逐步向技术职位转型。

  总的来看,虽然“机器换人”导致了制造业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变,青年人仍有希望在这一领域找到新的机遇。希望更多的学校和企业能够一起努力,打造更适合未来劳动市场需求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让年轻人在这样一个科技快速的提升的时代,不再感到迷茫。未来,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竞技力和灵活性,年轻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精选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五家公司独占鳌头 下一篇:科学网电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