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迎来破局:新机遇与高端转型

文章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12-29 19:07:49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如价格战愈演愈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和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等。但在诸多坏因的影响下,行业依然在探索着新的突破路径,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根据MIR睿工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和新时达等内资工业机器人厂商的出货量依然保持领先,尽管除了汇川技术,其余三家公司净利润均有所下滑。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让这一些企业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整体毛利率也受到压力。比如,埃斯顿公司表示,尽管其出货量保持增长,但由于下游光伏和锂电行业的需求疲软,导致利润大幅下降。

  在下游市场方面,近年来支撑工业机器人市场大幅度增长的光伏、锂电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今年却普遍遭遇价格趋势的恶化。这一趋势不仅加大了机器人工厂的产品定价压力,还对公司整体利润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然而,市场的低迷并非没有转机。根据行业分析机构高工机器人的最新数据,尽管预计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同比下滑5%左右,但从今年四季度开始,一些积极的市场变化已经显现。国家统计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随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制造业增速连续三个月增长,工业机器人产量也在快速回升。

  尤其在家电行业,由于政策补贴的支持,该领域的订单明显增多,同时传统行业如包装印刷等也逐渐恢复需求。航运产业也表现活跃,埃斯顿慢慢的开始在这一领域得到小批量订单。各大公司一致认为,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市场有望在明年实现回暖。

  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行业的产品结构也在一直在优化。国产工业机器人凭借高性价比和快速服务,逐渐夺回了市场占有率。今年前三季度,内资厂商增速达21.1%,市场占有率占比达51.6%,这是历史性的突破。随国家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更多企业正加快对高端市场的渗透。

  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未来高端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尤其在多关节重负载及高精度的应用场景中。尽管当前面临着来自外资品牌的激烈竞争,但本土品牌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创造了很多技术壁垒,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通过对“智能化”需求的深刻理解,国内企业正在不断拓展产品线,涵盖小型到大型机器人,力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总的来看,尽管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经历了较大的风浪,但展望2024年,随国家政策的持续加持和市场需求的逐步恢复,行业出现转机的可能性正在增强。能够拥抱高端市场与创新的企业,将在这场革命中取得先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