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业机器人最强“大脑”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07-20 01:37:36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07-20 01:37:36
7年前,我脱下博士服,穿上蓝色工装,成为新松公司一名研发人员。这些年,怀着“让新松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赶超国外,实现国产机器人核心控制器自研自产”的目标,我全力以赴攻克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创新研发高地,助力新松工业机器人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擦亮“中国‘智’造”的牌匾。
2023年3月,一家国内车企找到我们,提出定制一套填补国内空白的机器人——210公斤重载点焊机器人汽车装配生产线。我们经过半年多的研发,终于进入生产线测试阶段。这时问题出现了:焊接质量和数据通信都实现用户需求,但是动作节拍却慢了10秒,整条生产线因此被打乱。
如何破局?机器人硬件不能改变、控制器成本不能提高、提速后要保证稳定性很高……一堆限制条件摆在了我们面前。如果软件方案解决不了,只能重选硬件,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
我那时想,仿真数据没问题,现实中却发生了抖动,说明超出了硬件极限,如果把程序再写简单一点,就非常有可能解决这一个问题。于是,面对上万条程序代码,我开始仔细拆解、反复推演,历经上千次测算,最终,真机试验成功。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标定算法、轨迹规划算法的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功能通过严格测试,即将在高精度焊接工艺中推广应用,我们最终攻克了汽车点焊领域的高端技术。
如今,由我们团队赋予“智慧大脑”的新松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已在多家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工厂成功应用。机器人搭载新松基于复杂工况开发的新一代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与先进的点焊软件工艺包,实现高速度、高负载、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点焊作业,多台机器人协同合作,同时可结合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对产线运行、焊接质量等数据来进行实时采集、监控与分析,实现了国产机器人高端应用的里程碑式突破。
现在,我们在升级改造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期待着,搭载全新智能控制器“大脑”的新松工业机器人能在高端应用市场中站稳脚跟,成为中国制造业平稳、高效发展的“定海神针”。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郝泽华、苏雁、杜倩、孟歆迪、刘习、张胜、刘梦)
学会大咖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贾明星: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
学会大咖谈|中国自动化学会李少远:助力产学研融合,推动自动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这项计划经济实惠且可行,将使人们能保护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保障。这些“保护要务区”,其实非常接近目前已在受保护的区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们很容易被纳入现有保护区,或较容易找到其他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系尤力教授团队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首次在强相互作用的室温里德堡气体中,观测到了持续稳定的“时间晶体”信号。
超导体因巨大应用潜力非常关注,寻找新型高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除了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十足的“国际范儿”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铸魂则要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7日,西北首个集风、光、储、充、放及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充电示范中心正式投运并对外运营。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备极其重大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说明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新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慢慢的提升,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视测定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
囿于时间与空间,遥感影像通常只能捕捉到部分信息。科研人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反演一个全过程模态,即将遥感数据转变为人们实际需要的地表各种特性参数,但这其实就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车铣复合机床经过你们优化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销量同比增长30%。”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赵小刚兴致勃勃地带着浙江省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一边参观,
7月15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在《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报告中,张喜刚透露,针对未来单跨1500米的斜拉桥和3000米左右的悬索桥,相关团队已开始研究适用于水深接近100米的新型复合技术。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李林教授团队和中国香港李氏集团Sun Crops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尼日利亚花生复兴计划”合作协议。
一种可能在早期地球浅水区繁衍生息的复杂微生物,可能是今天所有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像Martin一样探索LUCA的生活方式,Moody研究小组追踪了350种细菌和350种古细菌的57个“标记”基因,以构建一棵生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