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中国机器人企业中的出海四小龙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5-03-18 23:57:08

  中国机器人企业在无人机、物流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四大赛道上取得显著成果,成为全世界机器人产业增长的关键引擎。

  2.大疆、极智嘉、宇树科技和石头科技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导地位,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

  3.中国机器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场景裂变和生态联盟实现核心竞争力升级,为中国智造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突围样本。

  4.未来三年,中国机器人出海将呈现技术协同化和模式升级两大趋势,提升在全球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5.尽管面临地理政治学、专利壁垒、文化融合等挑战,中国机器人企业仍有望在全球市场上脱颖而出,实现从“世界工厂”向“创新策源地”的转型。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重点。这是继2021年发布《“十四五”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后,国家层面再次针对机器人产业释放的重磅政策利好,彰显出对该产业的格外的重视与大力支持。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一系列政策与扶持计划接连落地。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已然成为全世界机器人产业增长的关键引擎。根据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351亿美元,到2028年,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流程的智能集成度将增加30%。如今,新的政策利好将推动着中国机器人军团,以更强动能驶向全球万亿级产业蓝海,拥抱出海“黄金时代”。

  在征战全球版图的进程中,以大疆、极智嘉、宇树科技和石头科技为代表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分别在无人机、物流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扫地机器人这四大赛道,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全球站位切换,成为中国智造站上世界之巅的最佳典范。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有率已达85%,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77%,大疆累计拥有超过5000条专利,涉及无人机、自动着陆等技术,产品和服务覆盖了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截至2024年,大疆农业无人机全球销量突破40万台。

  极智嘉已连续6年蝉联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AMR)份额第一(市场研究机构Interact Analysis数据)。它提供业内最全面的仓储履约AMR解决方案,三次入选全球机器人行业的“奥斯卡”——RBR全球机器人50强榜单,是上榜次数最多的中国企业,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实力。与众多企业将出海重心放在东南亚市场不同,极智嘉已凭借突出的品质,成功在欧美高端市场打开局面,目前在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均占据领先的市场份额。

  在2025年春晚上凭借人形机器人爆火出圈的宇树科技,是一家世界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世界上第一家开始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的公司,也是第一家实现行业落地的公司,自2022年以来迅速成为全世界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其仿生机器人的销量超千台,全球市场占有率占比高达70%,海外收入贡献占比为50%(高盛研报数据),且多年来在全球销售方面处于领头羊,其经营事物的规模覆盖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提交200多项国内外专利申请,包括180多项授权专利。

  被海外用户评价为扫地机器人中的“iPhone”,石头科技2018年就走向海外市场,重点发展北美市场、欧洲市场及亚太市场。据欧睿国际的调研数据,2023年石头科技销售额位列扫地机器人市场全球第一。2024年石头科技持续占据领头羊,累计销售出约1700万台扫地机器人,产品已走进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500万个家庭。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中国机器人企业正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拓展版图。例如,海康机器人已实现东南亚市场全覆盖,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印尼等 5 大重点市场都组建了本地化的服务团队。

  在全球化1.0阶段,中国机器人产品在成本与性价比上有着非常明显竞争力。在全球化2.0时代,中国机器人头部企业的全球化路径实现了质的飞跃,不再局限于产品输出,而是向技术、场景与生态全面升级转变,其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技术-场景-生态”三重闭环,为中国智造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突围样本。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形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代差。例如大疆依靠自主研发的飞控算法,保障无人机在各种复杂气象和地理条件下稳定飞行,还能实现智能避障、精准悬停等高级功能。又例如极智嘉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调度系统每秒处理万条指令,可单仓指挥5000台机器人,攻克“千台多机协同”技术高地并已实现多个项目落地,极智嘉也是全球极少数掌握该技术的企业。而宇树科技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机和先进的运动控制算法,则让仿生机器人在复杂地形的运动稳定性和灵活性上表现卓越。石头科技更是凭借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导航技术、智能算法和深层次地融合的清洁技术,让其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于竞品的清洁效率和覆盖率。

  从单一场景拓展全场景,技术复用推动跨场景价值放大成为这一些企业的显著特征。例如大疆以消费级航拍无人机的成功为起点,基于飞控、影像等核心技术,将业务拓展至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测绘勘探等多个领域。

  极智嘉起初专注于仓储物流场景的拣选环节,在此基础上,其将核心技术拓展至分拣、搬运等环节,打造全品类产品矩阵,实现模块化的机器人组合方案,应用场景从电商物流中心扩大到制造业工厂等多场景,实现场景裂变式发展。

  宇树科技的仿生机器人从科研教学领域,逐渐拓展到工业巡检、安防监控等领域。石头科技则从扫地机器人场景出发,借助技术优势,成功延伸至擦窗、洗地等家庭清洁场景,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全屋清洁一站式解决方案。

  头部企业不再单点突破,而是以“生态联盟”力量串联全球产业链。例如大疆通过海外投资、专利布局及与本地系统集成商合作(如物流机器人领域的生态整合),逐步构建全球化供应链和服务网络,可为海外应急救灾、农业监测等场景提供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而极智嘉携手英特尔、微软等科技巨头建立技术联盟,联合柯尔柏、AMH等全球伙伴构建生态网络,推动物流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和更广泛的落地应用。

  基于2025年两会释放的积极信号,专家预测,未来三年中国机器人出海将呈现“技术协同化”和“模式升级”两大趋势。

  在技术协同化方面,5G、AI大模型与机器人深层次地融合,将催生“智能体集群”等新形态,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拓展更多复杂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出海模式将从设备出口转向“技术标准+服务体系”输出,极智嘉等头部企业有望主导国际相关机器人标准制定,提升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尽管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出海之路并非坦途,地理政治学、专利壁垒、文化融合,以及当地政府对供应链本土化比例的要求等,都将为出海带来挑战。但随着政策东风频吹、技术创新潮涌、生态网络不断扩张,中国机器人企业势必将凭借差异化的竞争路径在全球市场上脱颖而出,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实现向“创新策源地”的转型。

  中国机器人企业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上去”,攀登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正如两会所期许的那样,中国智造的下一站,必将是全世界创新的制高点。

上一篇:“人形机器人”超级龙头中科院独家持股42%可永续生长20年 下一篇:【全网最全】2024年我国机器人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比照(附事务布局汇总、成绩比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