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职校招生何以由冷转热

文章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08-09 04:06:14

  近日,广西各地中考成绩陆续公布,不少中职学校招生现场人头攒动,成为这个夏天坊间热议话题。

  一度随到随读的中职学校,何以出现“反转”?职业教育不再遭冷遇,如何肩负起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南宁市新阳路北一里,一度被堵得水泄不通的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新阳校区门前,学生家长们渐渐散去。

  “凌晨六七点就看到校门口排了长队,真没想到,以前也没见过。”提及几天前的招生报名盛况,校门对面的餐饮店老板记忆犹新。

  7月18日,记者来到南宁一职校新阳校区的招生大厅。只见一对年龄40岁上下的夫妇急匆匆地推开门,径直走到大厅咨询桌前坐下。母亲谭翠雅急切地报出女儿中考成绩:“语文B、数学C+、英语B……”

  夫妇俩表情有些凝重。在招生专员的提醒下,他们立马起身,直奔10公里开外的南宁市卫生学校相思湖校区。

  7月10日,南宁中考成绩公布。7月19日,南宁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全面展开。可实际上,各所口碑较好的职业学校早就被家长们踏破了门槛。

  “很抢手,今天甚至有成绩B+的学生也来报名。”7月19日,在南宁六职校桃源校区招生大厅里,招生专员樊老师和记者说,该校两个校区早被“挤爆”了,“往年老师为招生发愁,今年都忙着去接待。”

  7月19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育集团公示,已完成2024年既定招生计划;7月22日,柳州二职校暂停招生;广西机电技师学院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等部分专业调整到C+及以上成绩;南宁六职校把部分专业录取成绩要求调整到B以上……

  “今年前来报名的学生中,综合分B及B+的学生占比超10%。”南宁一职校校长毛永幸表示。“不少家长和学生转变了择校观念,开始重视职教升学这座教育‘立交桥’了。”在南宁六职校连续7年负责行政接待的黄先生颇有感触。

  数据显示,今年南宁市区共有56818人参加中考,而普高计划招生40914人。也就是说,该市中考生中,72%有机会上普高,剩余28%只能分流。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转变和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家长们渐渐把目光投向中职教育。

  从给学生免学费、提供各种奖学金,到近百所学校、上百个专业被列为广西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立项建筑设计企业,广西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技能人才,不少中职毕业生可直接到对口企业就业,甚至成为核心骨干人才。

  “比亚迪南宁园区急招76人!月薪最高9000元!”7月16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一则招聘信息。“公司招人以市场和生产需求为准,焊工岗位招聘人数多达40人,丝印工、喷粉工、消防监控员、电工等专业人才都是急需人才。”该公司人力资源处西南地区相关负责人黄蓓说。

  广西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2021年达到95.76%,近两年来均在98%以上。在南宁,目前中职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8.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7%,实现从“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

  教育主管部门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升学+创业”并重,搭建一条“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教育“立交桥”,让中职生也能圆“大学梦”。

  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公布,广西有8所大学35个专业对口中职招生。此外,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品牌特色专业,吸引中职毕业生就读深造。

  “这两年新开了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新能源等专业,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和选择。”广西经济职业学院校长肖开宁介绍,今年学院2500个单招名额中,较大比例的生源来自中职毕业生,且生源质量有所提高。

  “中考分数B+,本可以上高中。但转念一想,学好技能,也是一条出路。”7月22日,在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报名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考生卢思睿坦言。

  该校毕业生何锋和记者说,他下半年将升学到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后能够得到大学专科学历,很开心。”

  生产制造/工厂管理类职位人才需求突破性增长;交通运输类职位人才需求同比大幅度增长;技工类、生产制造/工厂管理类出现人才紧缺情况……这是一份来自广西人才网的2024年第一季度人才供求分析。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恢复向好态势越来越稳,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度的增加。学习一门技术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比较务实的选项之一。

  办学理念率先转变的学校,首先尝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释放出的红利。今年中考成绩公布仅1天,南宁一职校的会计事务、电器设备正常运行与控制等8个特色专业就报名满了。“坚持以需求导向办学,市场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在南宁四职校,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等专业,毕业去向一目了然。

  “观念转变,归根结底源自现实考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周南屏说,职教毕业生凭借一技之长也可以很“抢手”,这是国家政策力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直接促成企业、学校、家长、学生的与时俱进。

  “职业教育越来越火,也是因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更客观、理性了。”广西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彭林欣调研发现,近年来,广西各地加大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投入和课程建设,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一位名叫吴素云的女孩,2013年因中考成绩不理想,进入柳州一职校旅游管理系(现柳州市旅游学校)就读。入学前,对未来感到疑惑的她,在老师指导下,踏实上好每一节课,稳步打好基础。中职毕业后,先考上本科,又考上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一路追光前行,她成功实现人生“逆袭”。

  在6月召开的柳州市2024年中考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吴素云的励志故事不胫而走。“我也没想到自己能走这么远。”她勉励学弟学妹们,“只要努力,不放弃,人生就不设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为职业教育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包括周南屏在内,接受记者正常采访的校长、专家都认为,充分的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开放合作,紧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市场变化,逐步提升技术人才教育培训质效,广西的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如果一所职校,能让学生和家长以考上为骄傲,毕业了还引以为荣,何愁招不到学生?”毛永幸说。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