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教育部网站公布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据统计,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成功备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60305,专业学习年限3年、2年和5年。从成功备案的各省市高职高专院校数量统计来看,河南67所、山东58所、广东50所、湖北47所、江苏43所、江西38所、湖南36所、四川32所、安徽31所、河北27所、广西25所、浙江24所、辽宁22所、重庆21所、福建20所、陕西17所、山西15所、云南13所、甘肃13所、吉林12所、上海10所、黑龙江9所、新疆9所、天津8所、内蒙古6所、贵州5所、海南2所、宁夏2所、北京1所、青海1所。
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先进制造业中无法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体的机器人产业,正是破解我国产业成本上升、环境制约问题的重要路径选择。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持续表现强劲,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工业机器人的热潮带动机器人产业园的新建。上海、徐州、常州、昆山、哈尔滨、天津、重庆、唐山和青岛等地均已经着手开建机器人产业园区。产业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短缺慢慢的变成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工业机器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装备之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物流仓储、食品加工等领域。高职高专院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编程、维护及集成应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行业对智能化生产设备管理与应用的需求。
技术能力:掌握工业机器人机械结构、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及编程调试等核心知识。
应用能力:熟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系统集成,适应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产线的技术需求。
(一)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
(二)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如ABB、KUKA、FANUC等主流品牌)、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PLC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系统
(三)实践课程: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实训、机器人工作站仿真与调试(如RobotStudio、ROS等软件)、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
(一)校企合作:与智能制造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入真实项目案例,开展“订单班”培养。
(二)赛教融合: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
(三)1+X证书:对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项目化教学:通过模拟生产线、智能仓储等实际场景,强化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工业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有关技术人才需求将超过100万人。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融合,工业机器人技术将向更智能、更柔性化的方向发展,专业人才发展空间广阔。
对机械、电子、编程感兴趣,动手能力强,愿意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工作的学生。
因此,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中与产业升级紧密结合的“朝阳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助力学生快速成长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能人才。选择该专业,意味着投身于未来工业发展的前沿阵地,职业前景可期!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一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化的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化的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规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化的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对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教育培训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全国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化的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化的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说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演唱会380元票区与主舞台中间还隔着条大马路被吐槽,主办方回应:不认同可以退票
不屈服!中国民间爱国情绪高涨,多地商铺宣布:对美籍客户加收超100%服务费
9天涨价500元,苹果手机迎涨价潮?直营店价格没变,部分手机店价格有波动,经销商:有价无市,没人敢收
全球首个Linux开发本!爱簿智能AIBOOK开售:9999元开箱即用
荣耀 Android 16 Beta2 MagicOS 开发者预览版上线
谷歌诠释 Pixel 9a 手机设计:相机“圆顶”方案,探索美学新方向
五大国产旗舰手机激活量排名:小米15系列第一!华为Mate 70系列紧追
...